駁岸木樁腐朽修復技術方案
一、現狀評估
1. 檢測腐朽范圍及深度,采用敲擊法(聲音沉悶處為腐朽區(qū))配合鉆孔取樣確定受損程度
2. 評估結構承載力損失率,當截面損失超過30%時需采取加固措施
二、分級修復工藝
1. 表層腐朽(深度<5cm):
- 機械打磨清除腐朽層至健康木質
- 涂刷3道環(huán)保型銅鉻砷(CCA)防腐劑,間隔6小時
- 表面包裹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層(FRP)
2. 局部深層腐朽(截面損失15-30%):
- 采用環(huán)形切割法移除受損段
- 對接新木樁(經真空加壓防腐處理)
- 安裝304不銹鋼套筒連接器(Φ≥15cm)
- 灌注環(huán)氧樹脂結構膠粘接
3. 整體失效(截面損失>30%):
- 液壓拔樁機移除舊樁
- 新樁選用改性榿木(Alnus glutinosa)或防腐松木
- 樁基底部設置混凝土錨固墩(C25強度)
- 樁間距加密至原設計1.2倍
三、輔助防護措施
1. 水位變動區(qū)增設犧牲陽極保護系統
2. 樁頂安裝不銹鋼防雨帽(304材質)
3. 周邊設置導流板減少水流直接沖擊
四、質量控制標準
1. 防腐劑滲透深度≥10mm(ASTM D1413標準)
2. 接縫剪切強度≥6MPa(GB 50367-2013)
3. 整體位移量<5mm/年(采用全站儀監(jiān)測)
五、維護周期
1. 每年汛期后實施水下探傷檢測
2. 每3年補充涂刷水性防腐涂料
3. 每10年進行結構安全評估
本方案通過分級處置與復合防護技術,可延長木樁使用壽命至25年以上,同時兼顧生態(tài)保護要求。施工時需注意水位變化規(guī)律,選擇枯水期作業(yè),并做好臨時支護措施保障施工安全。